备考 | 报考成功后,怎么轻松、高效备考?
2021-03-17 10:31:04
同时也给备考的同学们敲响了警钟!
你备考得怎么样了呢?
备考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,你不知道洗干净了没有,只能一遍一遍地去洗。
等到走上考场,灯光亮了,你会发现,只要你认真洗过了,那件衣服就会光亮如新。
而以后,每次穿这件衣服,你都会想起那段岁月。
就以这35天为例,将备考时间分为三个阶段 : 14天/14天/7天
14天时间把所有知识点过一遍,着重标记重点!难点!
14天时间重点做题,加强练习重难点,同时巩固上一步的知识点。
7天时间进行总结再次加深印象。
根据你所备考的科目数量和科目性质,再具体细化到每一个阶段的时间节点。
第一阶段(14天):
2/3的时间 用于记忆、背熟各科理论性基础知识 (9天左右)
1/3时间用于深度解读理科知识(5天左右)
第二阶段(14天):
1/2的时间用于文科类知识习题练习(7天)
1/2的时间用于理科类知识习题练习(7天)
第三阶段(7天):
文理结合、切换学习
这样的划分让学习不再迷茫,有了一定规律性!并且有计划性的将学习的大任务细分到了每天的小任务,降低了学习压力,可根据自己学习的科目数量、科目优劣势调整安排
有方法
以前总会听到“你去问问成绩好的同学” “你看看别人家孩子怎么学的”诸如此类的话,其实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捷径,要讲高效的方法论,无论是在学习,还是在生活,最好是有一个有说服力的样本,才能让我们更有代入感。
“你现在不知道的内容,99%已经有人解答过,剩下的1%只是缝缝补补”。
认真研究你所备考的每一科真题和收集整理别人的经验!我们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集众家之长,为自己所用。
收集近3到5年的试题,绘制考试知识点分布图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,整理出重点章节,常出考点、易出题型,然后再根据每一个分支去梳理课本,将考题标注在课本上。
上面也讲到认真研究真题,对于备考,我自始至终认为最重要的一定是练题!练题!再练题!
这是一种训练动物的方式,它利用响片的响声,快速响应的方法来“标记”动物当下正在做的行为是正确的,并奖励它,几次训练下来,听到响片的声音习惯性的知道自己做对了有奖励。
其实响片训练的本质和学习也是一样,必须有持续有效的反馈和大量的重复练习。
大量的反复练习是肯定不能少的,但持续性有效反馈也很重要!
练题并不是逼迫,要学会自我培养学习积极性,优劣势科目结合练习,前期先短期练习自己的弱项科目,让自己感受到小小的收获和提升带来的新鲜感,后期要结合优势科目的习题练习增加自己的自信,但是一定不能总停在轻松学习的舒适区,要将前期弱项科目的练习时间根据自身学习状态不断加长。
有技巧
自考我们最大的目的就是一定要通过考试,也就是考到至少60分是最基本目标。
以本科“马原”科目为例,一般选择题占50分,简答题30分,论述题20分,有时间当然是学得更全面更好,如果平时比较忙,那么在备考中你要做的就是,哪里分多就专注于背哪里,练哪里。
最后准备10几套真题,考前刷几遍选择题和简答题或填空题。对于应试而言,这个方法是再合适不过了。
工作生活那么忙,学习也可以投机取巧哦!
最后祝大家
轻松备考
顺利考过
成功取证